视频:李新华解读“贪嗔痴”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佛家五毒——贪嗔痴慢疑
所谓五毒四心,其实就是佛学上的贪、嗔、痴、慢、疑、嫉妒心、虚荣心、分别心、攀比心、错误指导他人。
贪:贪念一生,万物损。人的贪念有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要称得上贪,很容易,一个念头即可成贪。过分地追求自己能力之外、身体需要之外、生存需要之外、灵魂需要之外、回归需要之外的东西,从而在身体嗓门处产生郁结,生痰、咳嗽等表现,都是贪的现象。贪念一出,其他很多的念头都会随之而出。但是适度的目标,有计划地追求目标称不上贪。要适度把握。
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语埋怨人、事、物等等。嗔的时候,心和肝的能量场会遭到干扰和损害。身体内部分泌出有毒的物质停留到薄弱的身躯的器官上,尤其是肝部。长期郁结会产生肝病,或者心病。嗔这个词,左边一张嘴,右边是个真字,预示着说着自己认为真的事情,可是究竟什么是事实的真相?究竟是否就你自己是个受害者?究竟是谁亏待了你,得罪了你,冒犯了你,侵犯了你?究竟真正伤害你自己的是谁?这个字另外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嗔在一张嘴上。其实当你意识到自己发怒了,生气了,记住闭嘴,观察自己的内心,观察这个生气地情绪在身体中浮现,如旁观者一般地观察这个生气的人,这个生气地状态,这件生气的事情,然后接受这个情绪,接受这个事情已然成为事实,接受这个已然貌似得罪你伤害你的人,接受就是最好化解生气的方法。接下来就是臣服于此境遇的产生,并且如果能够宽恕,就用宽恕的心去宽恕这件事、这个人,包括你自己。如果你实在暂时无法做到宽恕,那么请向宇宙发出意念:我不再需要这种被迫生气地需求。我会和平地平静地处理每一个当下。
痴:世上多少痴迷事,唯有情字最要命。痴表现最突出的是情痴,尤其是沉浸在恋爱中、失恋中的人,当与自己的情人分开后,心要么完完全全活在过去,要么完完全全活在未来的期待中,几乎没有处在现在时刻。过分痴迷对方,过分痴迷发生过的事情,过分痴迷一个人、一件事、一件物品、一个功能、一本书、一个礼物、一句话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的心念长时间停留在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过分长时间停留在某个人身上。不仅包括长时间爱某个人产生的痴,还有长时间恨某个人产生的痴,还有长时间想要得到某个职位产生的痴。种种之类。还是逃不了一个贪字。有了贪,才有了痴,有了过分的举动。把自己的能量大大丧失,让自己身体的大脑长时间处在迷糊阶段,容易犯错误。所以要戒除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就是活在当下。
慢:所谓慢,就是傲慢,骄傲的意思。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产生傲慢或者骄傲的情绪。这是每个人貌似利于生存的情绪。以为自己非常有能力,得到外部的夸奖,或者自己认为不可一世的感觉。但是这些都是由外在事物引起的,并非来自内在的满足。所有来自内在的满足是不会产生慢的,只有接受、喜悦和分享。而若来自外在事物、人物的肯定,或者来自外在的分别攀比后产生的情绪,才会有傲慢的产生。在傲慢的背后,实际上是小我非常自卑,保护自己的情节在作祟,他不允许别人跨入他的雷池半步,生怕别人看穿它空虚的把戏。要做到谦虚,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自己放空,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行为,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别人的事情就让别人自己去处理,你没有资格去管别人,你也管不了别人。老天的事情交给老天去裁决,你没有能力也没有权限去干涉。凡是超出自己之外的人、事、物,你硬加干涉、职责、强迫教导或者强迫主动帮助,这些都是傲慢的表现。切忌。有些修行人士误以为只要帮助别人,表面上谦虚,便是真正的放下了慢,事实上,当你在帮助别人的一刹那,你心里面想的究竟是什么?是同情怜悯?是他需要你的帮助吗?这些都是傲慢分别的心里在作祟。时刻铭记。
疑:是怀疑正知正见,怀疑自己的大我,怀疑这些灵性存有的存在,凡是怀疑一切本源的东西都属于疑的部分。如果你仅仅是一个人怀疑,没有去批判,没有去传输,还好,如果还把这种个人的见解写到书上,讲给别人听,或者指责亵渎,那么就犯下了比较严重的疑。其实每个人心里在完全回忆起自己本源的时候都会有疑惑,但是这些都不叫做疑,而需要做的是保持谦虚谨慎的心,对自己未知的事情留一席之地,给自己学习成长回忆的空间,这样就不会有疑惑心的产生。当然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已经确认是正知正见的真理,在你实行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挫折,但是如果你此时开始怀疑这个真理的不确定性,那么就开始向真理挑战,就开始疑惑。如果这个时候你开始反观自己的问题,自己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真理在自己的身上出现了这样的结果,然后找出根本的原因,那么不仅没有犯疑,反而会让你有更大成长的空间。记住,尤其是修行中的人们,只要你们确认的事情,那么就要去实行,若只是理论上明白,而不愿意去实行,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这也是另一种疑的表现,只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个正知正见,还在疑惑,但是若是疑惑,就要去追寻根源,若是已经追寻到,就要去实行和传播。这是一整套的关系,否则你自己将无法成长,你的使命也很难施展。疑惑会在海底轮受到阻塞,要打通他,就要确信地去实行。
播讲:李新华
编辑:冯春海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