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临汾史称华夏第一都---尧都,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名胜古城,因尧、荀子、法显、卫青、霍去病等许多历史名人而享誉海内外,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凝结成临汾璀璨的历史文化。法显法师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法显,临汾人,东晋高僧,65岁西行求取戒律,历时14年,游历30余国,79岁携经卷回归祖国,陆路去海路回,他是“一带一路”最早践行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中外友谊缔结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精神信仰。他的故事1600多年来,催人奋进,鲁迅先生高度评价法显是“中华民族之脊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构建。临汾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将迎来文化的春天,挖掘整理传播临汾历史文化,交流多元文化将成为“文化自信”的主流,促进我市政治、经济、旅游、国际友谊、商业等综合发展,为我市政治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化自信”是社会发展的课题。今年6月1日,临汾市文化研究会成立,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是在临汾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临汾市文化局指导管理的社团组织。研究会将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法显精神,促进法显文化和“一带一路”的结合推广为己任,创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文化挖掘研究,为临汾市的文旅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学习法显文化和弘扬法显精神”更有力的宣传和推广,传播临汾文化,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助推临汾市文旅建设,打造临汾文化名片。2018年8月,在临汾市文化局董凤妮亲自指导下,经尧都区文化局和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共同完成了“法显文化馆”的全部布展工作,法显文化馆于2018年9月19日正式开馆。
法显文化馆坐落在临汾市涝洰河公园的国学馆院内,总占地面积为9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95平方米,室外立法显铜像,室内设五个展厅和一个影视播放室。
法显文化馆参观导向图
二、展馆介绍
(一)院内
大门上侧挂有“法显文化馆”牌匾(由著名书法家袁维学先生书写);
院内:法显铜像(该铜像为市文化局于2017年出资打造,高3.0米,宽1.0米,厚0.9米),法显像后侧为花池。
大门两侧走廊为文化走廊,有6幅国画展示。
法显文化馆正门
内法显铜像
(二)第一展厅(北配房): 法显生平介绍。展板上配图21幅国画。
右侧北配房是第一展厅
(三) 第二展厅(西房北侧): 法显所游历的主要国家简介
(四)第三展厅(西房南侧): 法显游历路线图;法显粗略年表;法显翻译经书等物品;《佛国记》百米长卷展示。设2个展柜:
第一展柜内容:法显直接翻译的经书《大般涅槃经》三卷;此经书是中国图书馆珍藏的《赵城金藏》中的版本

法显直接翻译的经书《大般涅槃经》)(上中下三卷)
第二展柜内容:不同文字版本的《佛国记》,法显西行中所携带的针灸器具、文房四宝以及有关描写法显的书籍等物品。
书法长卷《佛国记》108米,袁维学作品。2018年8月应邀为法显文化馆”创作的法显撰《佛国记》书法长卷,全文13980字。
(五)第四展厅(南配房东间): 国家领导人有关法显的摘语和各地纪念法显的活动介绍。(文字和照片)

左侧南配房是第四、五展厅
(六)第五展厅(南配房西间)
世界各国历史名人对法显的评语书法展。海明泉书法《佛国记》60米长卷展(楷书)。
海明泉书法《佛国记》60米长卷展(楷书)。
(七)茶歇、影视播放室(西北角房间)
法显像油画欣赏;法显视频、法显之歌、法显评书欣赏;并设置两个展柜,展示有关法显的宣传图册、书籍等。
法显文化研究会
20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