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耀辉:把法显文化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协作发展的重要文化纽带
来源: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
日期:2021-05-30
点击:404
属于:学术论坛
作者:石耀辉
把法显文化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协作发展的重要文化纽带
石耀辉 2021.5.29
内容提要:东晋高僧法显从出生到出家,再到西行求法的最初行程,正好与今“关中平原城市群”相契合。由于法显文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内诸多城市都有交集的这一客观因素,因而研究和弘扬法显文化和法显精神,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文化以及经济交流,具有其独特意义。文章认为法显是“一带一路”标志性人物,是“一带一路”第一人。在对法显文化和法显精神作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法显研究应予关注的相关课题。
法显(334-420年),东晋高僧,平阳武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法显不仅是杰出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生,中国到天竺取经求法的第一人。早在1600多年前,法显第一个走过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而被誉为“一带一路”标志性人物。
根据研究,法显出生在临汾,自幼出家,65岁(公元399年)时从长安城草堂寺(当时为大石室寺,鸠摩罗什入驻之后,作为皇家寺院,易名草堂寺)出发,经过宝鸡、天水(南郭寺以及东北部)等地,并在敦煌坐夏,之后一路到达今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30余国。十四年后,携经卷从海路经印度洋、太平洋,从青岛崂山登陆回国。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使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国内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从国务院批复至今的三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受到经济结构趋同性以及行政区划的制约,城市群间的交流协作潜力还没能释放出来。为此笔者认为,应把文化交流作为区域合作的重要抓手,并由此推进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协作。东晋高僧法显从出生到出家,再到西行求法最初行程,正好与今关中平原城市群相契合。由于法显文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内诸多城市都有交集的这一客观因素,。因而研究和弘扬法显文化和法显精神,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文化以及经济交流,具有其独特意义。
法显是“一带一路”标志性人物。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至少8次讲到法显文化。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演讲时提到高僧法显。
2014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巴西对印度总理莫迪说:“中国高僧发现访问印度,携程象征中印友好交往的历史著作《佛国记》。”
2014年9月16日年访问斯里兰卡,发文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
2014年9月24日,孔子诞辰纪念讲话时指出: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
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讲到法显。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发文:“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我们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中国汉代使节张骞、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都曾经到过这里。”
2016年10月14日,在孟加拉国发文指出:“中国高僧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孟加拉高僧阿底峡尊者赴华传教,为双方文化交流开启了先河。”
2019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对尼泊尔访问前夕,在尼泊尔多家报纸发文指出:“中尼山水相连,世代友好。1600多年前,中国高僧法显、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互访对方国家,合作翻译了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
很明显,习总书记把法显当作是“一带一路”标志性人物,习近平还有许多对佛教作用的阐述,这应该为我们研究法显、弘扬法显文化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
法显是“一带一路”第一人。虽然在法显西行求法之前,有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对丝绸之路有“凿空”之功,但是张骞打通的只是陆路上的丝绸之路,并无航海记录。唐玄奘西行求法,同样是无航海记录,时间上也比法显晚了230年。玄奘法师曾说:“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吾当继之。”由此可见,玄奘西行之壮举也是明显受到法显精神的的鼓舞。至于明代航海家郑和,虽七次下西洋,却也没有走过陆上丝绸之路。相比之下,法显不仅有穿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记录,同时又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的探险者,《佛国记》一书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远洋航线航程的明确记载。法显为郑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正如汤用彤先生说:“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返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可见,能够一个人既走了陆路丝绸之路,又走过海上丝绸之路,法显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于2016年提出法显是“一带一路”第一人。这一观点见诸报刊等媒体后,在国内法显文化圈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大多数认可。
法显文化和法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今天,我们研究法显文化,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贯彻落实,而且对于文明创建、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现实意义。什么是法显文化?法显文化是指在学习、研究、法显及其文献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法显生平研究、法显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相关论著、书画、纪念活动等。也有学者提出构建“法显学”的建议。关于法显的精神,有多种不同的提法。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的概括是:坚定不移的新年,救度苍生的慈悲,坚忍不拔的毅力,包容开放的胸怀,老而弥坚的担当,心系桑梓的情义。我对法显精神的概括是:坚定信仰、忘身求法的担当精神,创辟荒途、包容开放的创新精神,笃学尚行、救度苍生的慈悲精神,逆缘坚忍、老而弥坚的励志精神。不论如何概括,法显身上体现出的坚定不移、舍身求法、百折不挠、虚心好学、眷念故土等,都是共同的。法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关于爱国,法显到达印度、斯里兰卡的时候,一想起故乡他就会流出眼泪,非常的思念家乡。美国格罗里埃(Grolier)学生文库把法显作为“早期的探险家”而收入其中,并赞曰:法显探险的动机不是土地和财富,而是“寻求智慧”。法显之前,众人认为:一阐提(恶人)不能成佛。法显还归后,将携回的《大般泥洹经》译出,经云:“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至于他西行求取佛律,是因为当时佛律缺失,僧人缺少有关戒律方面的约束,这体现了法显的担当精神。而他在65岁高龄前去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舍身求法,这在老龄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就非常具有励志性,所以有不少年轻朋友把法显誉为是“励志哥”。所以我认为,法显精神在我们今天,对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来说,由于共同处于统一文化圈,其意义就更家突出。法显文化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有关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法显在陆路上走过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张掖、敦煌、吐鲁番、和田、喀什等城市,以及返回之后居留的青岛、徐州、南京、荆州等地,对城市群政府间文化和经济交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缘。法显国外留学、求法、取经、经过的这些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等国家,也是我们走出国门应该优先考虑的。各地可以通过工商联、企业家联合会等途径,鼓励民营企业和文化机构走出去。在这一方面,成立三年多的临汾法显文化研究会,刚刚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在市委、政府,特别是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在研究、宣传法显文化方面所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举办了法显文化研讨会,出版了《法显传》《佛国记》和会刊《法显文化》,赴青岛参加了法显论坛,并达成了《青岛共识》,研究会还组团赴斯里兰卡访问,两次受到斯里兰卡总统接见,并协助临汾市市接待了斯里兰卡的来访,促成两市结为友好城市。
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如何开展法显文化交流协作,我认为,第一是先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法显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此,我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以下课题,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法显籍贯研究
法显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这源于梁・慧皎《高僧传》法显“平阳武阳人”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频繁,今山西地区曾先后被匈奴、后赵、后燕、西燕等政权占领,“平阳武阳”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由此造成了对法显出生地的争执。
关于法显的出生地,根据《佛国记》记载,还有当时以及后世的一些记载,法显是平阳郡武阳人。平阳郡自然是在山西临汾,那么“武阳”在什么地方呢?那么到目前为止,临汾只找出两个“武阳”,一个是在我们临汾南侧不远的今襄汾县襄陵镇镇的北街村。在临汾市浮山县,还有一个叫“武遂”的地方,以前也曾有过“武阳”之名,也有人提出这里可能是法显故里。这两个“武阳”,到底哪一个更接近法显故里?这一点法显他在《佛国记》里面有记载:离法显出生地很近的地方可以种植水稻。根据这一记载,浮山属于山区,是不能种植水稻的,而临汾南部的襄陵一带到现在还可以种水稻。根据这一点,再加上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东汉初年,在襄汾这一带就已经有寺庙了。因此法显故里在襄陵北街村这个地方,大方向是对的。
近年来襄陵本土文化学者对平阳武阳的考证,为法显落户襄陵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山西师大侯慧明教授提出,应加强从龚氏族谱入手研究法显籍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重要说法,就是法显出生于今山西省襄垣县。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法显传)考证》序言中首次提出法显为山西省襄垣县人,但没有考证文字。此后张箭《法显乘船的国籍、数量、乘员和航经的海区》注释法显是今山西省襄垣县人,刘进宝《法显西行述论》,也认为法显是晋平阳郡武阳人(今山西省襄垣县)。目前仍有不少论著采用这一说法。
二、法显西行印度求法活动研究
法显西行的路线是学者关注的首要问题。靳生禾《法显及其佛国记的几个问题》提出法显历时15年,约经30个古国,行程4万余里。旅行范围包括了我国的西北、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等地。但也有认为是14年的。对法显旅行途经国家、地区的研究,应建坚持实地考察和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
三、法显在中国佛教史上的贡献和地位的研究
法显生活的时代,佛教刚刚传人中国,僧人组织缺乏有效的戒律,缺少约束,他历尽艰险从印度和斯里兰卡取回11部佛教经典,主要是律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后来者所极力推崇和效仿的典范,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青岛张梁先生长期致力于法显研究,曾撰文指出,法显是思想家、探险家、航海家、登山家、科学家、佛学家、文学家、外交家、翻译家、留学生。但这一观点还未被学术界完全认可。
四、《佛国记》文本研究
《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法显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所撰写的著作,其行文质朴,内容广博,保存了许多当时南亚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和佛教活动的珍贵资料,在佛教史、南亚史、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学者们应对这些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
五、法显生卒年、生平研究
六、法显文化圈研究:西安、临汾、天水、青岛、徐州、荆州等。
七、法显文化与旅游发展
八、法显文化与一带一路
九、法显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法显与航海研究
十一、法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二、法显精神与老年人才开发
以上只是简单罗列了法显文化研究的一些课题,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关中平原城市群协作发展上,厚重的历史文化、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等是明显的优势,但城市群经济体量较小、结构趋同,特别是行政分割、体制、观念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为此,区内各城市必须认清形势,制定出协作战略规划,积极融入城市群,推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法显文化作为交流协作的重要抓手,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
作者:石耀辉
作者:山西省临汾市委党校科研处长、副教授,兼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